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的蔬果吞吐量每天高達二千公噸,約占全台總量三分之一,也是北部最大集散地,而所有的蔬果產品,在販售送到消費者手中時,都必須新鮮完好且安全無虞的,因此在果菜市場內,菜販就會將自己要批發售出的蔬果進行整理,菜販說,像是高麗菜類的包葉菜,一般都會將最外層的菜葉剝除,以防會有農藥殘留,其他各類的蔬果則會將壓傷、折損或腐壞的部分切掉剔除不要,這些淘汰丟棄的部分就是有機垃圾的主要來源。
由於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的蔬果量相當龐大,因此每天堆放棄置在有機垃圾區的垃圾菜量,只能用一座一座比人還高的菜山來形容,只是任誰也想不到,會有黑心業者將這些垃圾菜撿回烹煮製成菜餚,或直接低價賣給買菜的民眾圖利,這樣的真實狀況也讓台北市市場處主秘王夢龍直呼:「好噁心唷!」而被問到是否對垃圾清運定期考核,王夢龍則坦承:「這倒是沒有。」不過,反觀新北市政府成立「惜食分享網」,讓NG果菜能分享給社會需要的人,與台北市比較之下就顯得既環保又能避免浪費食材,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徐世勳也建議,可跟民間食物銀行合作。
新北市果菜運銷公司總經理江惠貞表示,三重果菜批發市場與板橋果菜批發市場,都不允許民眾撿拾回收的有機垃圾,「這個行為是不應該的」,所有垃圾都是統一清運處理,至於部分可以吃,但是賣相差的NG果菜,新北市果菜運銷公司每周三都會整理好,運送至新北市社會局,透過新北市「惜食分享網」冷藏、運送、料理等過程,分享給社會需要的人,充分發揮「物盡其用」的理念。
徐世勳認為,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有機垃圾區的的菜葉,屬環保署規範的農業廢棄物,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委外契約內容需要「加強」;徐世勳建議,如果有賣相差但仍可食用的果菜,可與民間食物銀行合作,透過食物銀行的聯絡機制,提供給需要的人。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 |